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小菜一碟是什么意思】小菜一碟胡小平:从临时工到"小菜大王"

【小菜一碟是什么意思】小菜一碟胡小平:从临时工到"小菜大王"

时间:2018-12-05   来源:热门资讯   点击:

胡小平

  如今,在大江南北的超市、商场,只要有卖小菜的地方,就能看到醒目的,红黄相间的,一只碟子一双筷子的"小菜一碟"商标。比起这种美味可口的小菜来,"小菜一碟"的创立者胡小平,从偏僻乡村到繁华都市,从白手起家到资产丰厚,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其创业的酸甜苦辣似乎更令人回味。

  初闯南京

  1965年,胡小平出生在安徽无为县白茆镇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家庭。16岁时胡小平初中毕业,回家务农。水稻田里,父亲一手扶犁,一手执鞭,老牛在父亲的吆喝声中老实而吃力地迈着步儿,泥水拍打在父亲和老牛的身上......胡小平的活儿是拿把木锹在田的周边拢田埂。

  日复一日。他喜欢那头成年劳作且无怨无悔的牛儿,更敬重勤劳持家的父亲,可他却不愿沿着祖辈走过的路重新走过,不甘心将自己的一生埋没在这片烂泥中!

  终于有一夜,不安分的胡小平怎么也睡不着,两眼盯着房梁琢磨着,时过半夜,一个搏击人生的计划涌上了心头。于是,他拿了家中仅有的20元钱,又用布袋装了15公斤米,望了眼熟悉的小床,冲着父母的房间跪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父亲发现饭桌上儿子用碗压住的纸条:"父亲,我走了,外面的世界很大......"

  终于有一夜,不安分的胡小平怎么也睡不着,两眼盯着房梁琢磨着,时过半夜,一个搏击人生的计划涌上了心头。于是,他拿了家中仅有的20元钱,又用布袋装了15公斤米,望了眼熟悉的小床,冲着父母的房间跪了下来。第二天早上,父亲发现饭桌上儿子用碗压住的纸条:"父亲,我走了,外面的世界很大......"

  胡小平来到在小学课本里结识的南京长江大桥时,身上只剩下4.8元。看到了神往以久的南京长江大桥,胡小平还是下决心花了1.7元拍了张照片,当时的他:脚穿一双破凉鞋,裤脚卷起,一高一低,两只袖口也是高高卷起,一手搭在大桥的栏杆上,一手背在后面,完全是一个流浪的懵懂少年。过了几天,胡小平已身无分文;又过了几天,在南京下关五塘村长江边的垃圾场上,人们发现一群拾破烂的人流中,多了一个16岁的少年......后来,胡小平终于在南京罐头食品厂找到一份临时工作。

  就这样,胡小平开始了打工生涯,他先后修过自行车,在面馆里帮别人干过杂活,在下关南北货商店干过搬运工、当过保管员......1988年秋季,胡小平辞掉了下关南北货商店仓库保管员的工作,这是一个令一般城里人都羡慕的工作,工作轻松,工资待遇也不错,但胡小平想,自己是小伙子,又是农村人,毕竟是临时工,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攒到钱娶上老婆?不安分的他毅然辞去了保管员差使......

  异乡卖榨菜谋生

  1989年,胡小平结识了一位卖榨菜的重庆涪陵人,俩人十分投缘。这位涪陵人贩卖的是正宗的涪陵榨菜。

  胡小平第一次接触坛装榨菜,随口问了句这榨菜怎么卖。涪陵人告诉他,每斤5角,如果他自己贩卖,愿意以每斤四角五分的价格批发给他。胡小平立即跑去了解行情,获知榨菜零售价是七角一斤。胡小平盘算,"他给我四角五,我卖七角,每斤赚两角五,一坛80斤,能赚20元,如果能卖两坛......"

  胡小平结束了替人打工的生活,在露天农贸市场上卖起了榨菜。那天,一位客人问:"榨菜多少钱一斤?"

  "七毛。"胡小平答道。

  "能不能便宜点,我买五公斤,我看你这榨菜蛮好的。"

  "那就六毛五吧。"胡小平爽快回道。

  "能不能再低点了,我买一坛,我家是开面馆的。"胡小平听说买一坛,想了想说:"最低六毛,不能再低了,我这是正宗的涪陵榨菜。"

  "好,明天你送一坛来,要和这榨菜一样。"

  次日,胡小平拉了一坛榨菜来到面馆,当着老板的面,用锤子敲开坛上的水泥封口,撕掉了榨菜叶子和塑料封布,露出了正宗的红灿灿的涪陵榨菜,老板二话没说,按每斤六毛付了钱,80斤榨菜,他一下子就赚了12元钱。胡小平不禁有了"野心":想靠卖榨菜发财。

  "南京的面条馆、小吃部那么多,为何不化被动为主动呢?"胡小平背上榨菜样品,开始挨家挨户推销去了。当天,胡小平就与7家面馆签下了订单。不管多晚,只要客户一个电话,胡小平都坚持把菜送过去。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