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网上备案银行账户】网上可以开银行账户了?“刷脸”开户有可能

【网上备案银行账户】网上可以开银行账户了?“刷脸”开户有可能

时间:2019-01-06   来源:热门资讯   点击:

  重庆晨报记者 赵鹏 吴黎帆 报道

  5家民营银行正式开业的日子越来越近,能否绕开线下网点实现网上开户是其核心问题。昨日,有媒体曝出央行近日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银行远程开立账户提出框架性意见,这为互联网银行业务打下了基础。

  远程开户范围受限

  按照以前的监管要求,个人开设银行账户,只能亲自到银行网店,通过柜台面签,这是防止贪腐、金融诈骗以及反洗钱的有效手段。腾讯和阿里要做“纯网络银行”,核心问题就是能否绕开线下网点。央行本次下发远程开户征求意见稿,为线上开户提供了可能。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在建立远程开立账户体系中,必须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自证,即证明这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能有效识别客户身份,同时证明开户是客户的真实意愿。此外,征求意见稿还要求远程开立的账户业务范围有一定限制,目前仅限于单位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非结算账户,以及个人结算和非结算账户。

  “互联网银行目前都主打个人业务,所以公司业务是否受限影响不大。”重庆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工作人员表示。

  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微众银行官方表示,1月4日发出的首笔互联网贷款是真实的客户贷款,通过摄像头加人脸识别系统,与公安部身份数据匹配。

  对此,重庆市捷贷小额贷款公司首席运营官林坚诺表示,人脸上没有足够进行识别的生物信息,比如两个双胞胎兄弟,他们很难通过人脸进行辨别,外人必须通过虹膜、指纹等来分辨身份。

  据林坚诺介绍,即使在美国,目前也只有四五家直销银行拥有远程开户技术手段,但在国内可以通过绑定其他账户来保证远程开户的安全。

  业界喜忧参半

  对于央行松绑远程开户,业界喜忧参半。重庆某国有行网上银行技术部负责人陈先生说:“我觉得未来可能会发展为一位客户有一个虚拟银行账户(非现场开户)和一张借记卡(现场开户)。”

  相关新闻:

  “微众”试营业 纯互联网银行诞生

  近日,作为首批民营银行之一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开始试营业,试营业期间,微众银行将通过内部分析和信息筛选,小范围邀请目标客户群体参与试营业,并逐步增加受邀客户的数量。尽管只是内部系统测试,但号称没有网点、仅依靠互联网的新型银行,却也吸引了市场关注的目光,引发外界对于互联网银行在监管、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好奇。

  大数据征信飞速放款

  据悉,微众银行正式开始营业还要等到三四月份,其主要业务方式是“个存小贷”,将以普惠金融为目标,致力于服务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以及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客户。根据微众银行提供的消息显示,此次试营业只是为银行股东、银行员工办理开户;邀请目标客户参与业务体验;与此同时加强同业联动,建立合作关系。

  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称,微众银行的互联网大数据借助腾讯旗下各种平台的资源,主要运用社交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创业网:www.Cyone.com.cn/),比如在线时长、登录行为、虚拟财产、支付频率、购物习惯、社交行为等,为用户建立基于线上行为的征信报告。作为银行最大股东的腾讯拥有8亿的QQ账户,超过5亿的微信账户,超过3亿的支付用户,这个庞大的数据系统汇集了40万亿条数据信息,因此微众银行不需要调查信用、上门担保,整个服务完全依托于互联网。而通过大数据获取的信用信息,微众银行的放贷流程也将变得更为简洁。今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计算机回车键,发出了首笔贷款。

  “刷脸”看得见尚摸不着

  另一个值得关注焦点是由于不设物理网点,无营业柜台,远程开户成为微众银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根据目前监管政策,客户新开银行账户仍需要进行面签。即便是通过网银申请信用卡,也需要到银行网点露个脸。而未在银行柜台与个人见面认证开立的电子账户,被界定为弱实名电子账户,可通过远程进行开户,不过只能用于购买该银行发行、合作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不能转账结算、交易支付和现金收付。这一强制规定一度被认为是网络银行的最大障碍。

  此前有消息称央行正在研究考虑允许银行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这意味着届时客户将不必进入物理网点办理银行卡账户,而是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远程“刷脸”操作,一直困扰银行通过互联网展业的面签问题有望被打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刷脸”只是个为了吸引媒体眼球的概念和噱头,要说普及还言之过早,况且“刷脸”并没有二维码精准,具体的实际功能还有待观察。这其中的风险问题同样也是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所以尽管互联网渠道更方便,但由其引发、蔓延的风险不容小觑。远程开户显然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更加完善,例如如果出现认证方面的纠纷,电子的资料能否与书面的资料一样拥有相同的法律效应。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面签”这一硬性规定已然显得有些过时。同时,在与国有大行的竞争中,线下网点覆盖率偏低的中小银行显然处于先天的劣势,而随着民营银行的崛起之势渐进,新的技术伴随新的认证工具出现显然是大势所趋。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