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重生开心农场_现实版“开心农场”为啥三年倒一半?

重生开心农场_现实版“开心农场”为啥三年倒一半?

时间:2018-07-03   来源:热门资讯   点击:

现实版开心农场

  提到“开心农场”就不能不提到它一度的火爆。曾经,无数人在凌晨设闹钟只为上网到“开心农场”偷菜,“偷上司的菜导致被解雇”的新闻也随游戏的火爆而见诸报端……2010年,“现实版”的开心农场随着“网络版”开心农场的火爆应运而生,人们似乎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全国各地立刻纷纷效仿,郊区更是一下子成立了不少。可是仅仅两三年的时间过去,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就倒掉一多半,不能从理想走进现实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目标人群设定过宽

  回顾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兴与衰,不能不提2009年网络版“开心农场”的超级火爆:上至已经退休在家的老人,下至刚会玩电脑的娃娃,可以说是全民偷菜。人们认为从网上搬到网下,开心农场肯定会更火。于是到了2010年火爆全国各地的现实版“开心农场”上市,其目标人群也一并定位于针对大众。开心农场刚刚开放的时候,来农场的有学生、老人和年轻人。起初田园供不应求,但这样的定位不久就出现了问题。

  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年轻人喜欢田园风光,但是闻不惯农家肥味;中年人喜欢吃农家饭、有机菜,却嫌干活太累、播种浇水施肥等步骤太多(www.cyone.com.cn/),没有时间管理;老年人没有私家车,每次来都得换几趟公交车,折腾不起。由于开心农场的目标人群大都是图新鲜,往往到了实际操作就不习惯了,新鲜了几周过后就没人再来。经营了半年多左右,农场就成了没人来的状态,甚至到了第二年,就没有人再包地了。由此可见,定位不准是开心农场“短命”的重要原因。

  配套管理未跟进

  网络“开心农场”的火爆让太多经营者急切地想要抓住这个商机,导致大批人马涌入这个行业:农民听说了把自己家院子挂牌作为农场出租,城里人到农村随便选块地也加入到此行列。但盲目的参与只是从自己的短期利益出发,根本不曾考虑到怎样才能把现实版“开心农场”经营的更好更长久。

  在硬件条件上,许多开心农场的设施就是几片光秃秃的地块,加几把锄头做农具;在软件方面,对不懂得农事的城市年轻人,农场不曾安排任何教授和培训。此外,每人承包地块种植的种子数量不同、种类差异很大,管理非常费神,也无法进行一次性管理。在许多“开心农场”,消费者不能经常来农场照看,农场经营者也不再对农场进行管理,致使许多菜地都荒了。

  专家点评:寻求有消费能力人群

  沈阳大学金融系教授姜伟说,网络商机延伸到现实,不仅是开心农场,还有红极一时的CS,现在也少了当时的热度,不温不火地经营着。究其原因,不外乎经营管理水平、格调出现问题。网络和现实确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例如这两种游戏虽然在网络上很流行,但格调并不很高,前者流行“偷菜”、后者注重枪击暴力,时间久了令人乏味。

  要想突破这种网络带来的限制,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以现实版“开心农场”为例,客户群应该定在消费能力相对好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有车有时间,追寻有机生活。此外,要进行商业运作,包括宣传、物流、采摘、管理等,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利益选择,由此取得良好的效果。

  出路:转型为渔家乐、农家乐附店

  曾在市内某商场开办开心农场的苏小姐透露,自己是2年前决定停止营业的,而另一位开心农场的负责人于先生在郊区经营的农场也早在去年就关门大吉。但是面对困境,也有很多开心农场舍不得关闭,开始转型。这些“开心农场” 虽然还在经营,但形式和网上的原模板不同,纷纷开始转变。比如一部分开心农场已经不再以现实版“开心农场”为主营了,而是转型为农家乐的一个附属项目去经营,如果有顾客感觉农家院不错,就可以在这个地方进行包地,然后出钱由农家院代管,等到收获时直接来收获即可;也有一些开心农场作为垂钓园经营的附属,在钓友劳累的时候将“开心农场”作为他们的采摘基地。以上两种都不失为很好的转型出路。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