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杨兴海|李兴海:靠农产品成为千万富翁

杨兴海|李兴海:靠农产品成为千万富翁

时间:2018-04-13   来源:热门资讯   点击:

  白手起家创下大事业,不忘乡邻谋共同致富

  李兴海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喜捷镇新联村的一个贫困家庭。1987年,因两位亲人相继病故家里负债累累,15岁的李兴海学会了泥水匠的手艺,然后背井离乡四处打工。当时正是打工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到处都缺工。在外地干了一年、摸清市场行情后,年仅16岁的他大胆成立了宜宾县第一个农民施工队——玉龙建筑施工队,开始走南闯北,承接民房修建。

  1992年,建筑队发展到了100人,李兴海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为了承接更大的工程,1993年,在取得《项目经理证》、《土木建筑工程师》和《二级建造师》等资质证书后,他又成立了宜宾县玉龙建筑装饰公司。由于他承揽的工程价格低廉,诚实守信,做工精细,许多人都找他修房造屋,他的生意迅速发展壮大。

  1995年,李兴海投资开设五金交电、建筑材料、汽车配件、车辆维修和饲料门市等生意。1996年他又建立了新联村加油站。

  在家乡人的眼里,李兴海成为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李兴海没有忘记曾经的苦日子,也不愿看到乡亲们继续过那样的穷日子。他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顶多算是小富,要大家一起富,才能算是大富——如果大家都富了,自己的致富路不是能走得更宽更广也更远吗?

  喜捷镇新联村的1000多村民大多数生活在山上,除了种庄稼没有别的生财之道。李兴海想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就只能从“农”字上做文章,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县农业、科技部门,从新华书店买来许多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潜心学习钻研。

  然而,李兴海的一片好意却没有人响应。乡亲们习惯了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想要他们改变传统观念非常困难。在多次被拒绝后,李兴海想,只有自己在种植、养殖和其它农副产品上摸索出一条路来,乡亲们才会认同,才会积极跟上。

  于是,他将玉龙建筑队和其它的生意转让给别人打理。自己拿出这些年的积蓄,又找银行贷了10万元,在当地种植优质水果,培育新品种种苗,养殖珍稀水产。当年收获颇丰。

  两年后,他又筹措20万元资金,办起了宜宾县第一个由农民创办的科研所,吸收当地的农技人才,专攻适合本地种植养殖条件的优质水果栽培和珍稀动物养殖技术,也获得了成功。1996年,这个农民科研所获得了宜宾县科技局的正式认可,从而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民科研所。

  李兴海的成功让乡亲们看见了希望,大家纷纷登门拜师学艺。为了让乡亲们尽快掌握种植业新技术,李兴海将科研所的骨干派到各农户家中,义务为贫困户改良果树、指导种植、扶持养殖。

  在李兴海的大力帮助下,这些贫困户大多数走上了致富路——几年下来,李兴海实施农家肥种植万亩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建设,直接带动1000多户4000多人实现脱贫致富。发动新联村、新民村近3000多名农民种植果树1300多亩,开发鱼塘805亩,人均增收4000多元。家家户户都因此修起了楼房,圈里有牲畜,地里有蔬菜,田里有稻谷,山里有林竹,树上有果实。新联村因此被宜宾县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然而,水果、蔬菜、渔业发展起来了,当地市场却因为容量有限而无法完全消化,乡亲们种养的农副产品大多只能堆放在家里,无法换成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李兴海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愿望眼看要落空了。

  遭遇挫折不收手,创农家乐打农耕文化牌获成功

  如果李兴海就此罢手,那么,乡亲们无法致富不说,李兴海前期的投入和心血也将全部打水漂,甚至他本人会再度回到贫困中去。因此,无论为人还是为己,他都不能退却。

  要想让乡亲们继续获得收入,就必须把这些农副产品卖出去,要做到这一点,却非常不容易:一是销售渠道不畅通,难与外地市场对接;二是运输费用高昂,再加上有些产品不耐储存,很容易在运输的过程中变质坏掉……思来想去,李兴海觉得还是应该扎根当地——既然这些农副产品不方便运出去,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某种办法,把城里人、外地人吸引过来,在当地进行消费呢?

  喜捷镇新联村处于大山之中,想要吸引城里人,就得办出独具特色的农家文化,发展旅游业。李兴海想到了创办“农家乐”发展特色旅游业。1999年,李兴海向银行贷款30万元,以自家住房为基础建起了“九彩虹”农家乐。他高价收购当地农民的蔬菜、水果以及鸡、鸭、猪、鱼等农副产品,精心加工后卖给游客,既拉动了家乡的旅游事业,又消化了乡亲们生产的农副产品。

  通过几年的发展,

  “九彩虹”农家乐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占地面积150余亩,拥有床位50个,可供1000人同时就餐的宴会厅及风格迥异的雅间,配有大中小型会议室分别可容纳150人、100人、40人、20人,拥有员工200余人。随着规模的扩大,李兴海又增加投资,将农家乐更名为“九彩虹生态农业科技园”,2002年又注册为“宜宾市九彩虹生态观光农业总公司”,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李兴海开始逐步打造“中国农耕文化博览园”。租赁120多亩荒地和玉龙河自然资源,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突出“绿色、生态”特色,全部采用粮食和青饲料养殖生猪、家禽和鱼,瘦肉型生猪、鸡、鸭、鹅、兔实行家养野放,牲畜粪便作肥种植优质疏莱、水果,通过这种方式试种试养出来的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为他和周边的农户带来了高额的利润。

  与此同时,李兴海将“九彩虹”定位为“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会议接待、餐饮住宿”五个“一体化”、“一条龙”的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以“优势地理环境、新鲜蔬菜瓜果、货真价廉佳肴、诚实守信服务”取胜,推动企业发展,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的同时,还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由于服务有特色,所以,宜宾市区县,成都、云南、深圳和北京等地的客人都慕名而来。到了2008年,“九彩虹”又先后接待了英国、德国生态旅游专家考察团,从而名声大震,不少全国知名人士、艺术家也闻讯赶到这里,即兴提诗作画,题词书匾,挥毫泼墨,他们从想像“九彩虹”,探询“九彩虹”,体验“九彩虹”,到赞美“九彩虹”,为“九彩虹”的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力。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2010年,“九彩虹”顺利实现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年旅游总收入超过700万元,已经成为川南线上“农家乐”的典型代表。随着“九彩虹”的不断发展壮大,周边备村的近万村民在李兴海的带领和帮助下,通过发展与之相关联的种养业,也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

  承担更多责任,引导乡亲实现长久富裕

  乡亲们种养的农副产品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李兴海农家乐事业发展的速度,仅靠他创办的这一家“九彩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销售的需要,还有大量的农副产品滞销。

  李兴海又投资在玉龙场镇上建起了功能齐全、设备施舍比较完备、管理较为规范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宜宾县玉龙综合农贸市场。经过几年的规划和实施,从玉龙桥到“九彩虹”的“商贸一条街”两边全是商铺和农贸市场,为乡亲们提供了更多自由交易的场所——周边村民种植的蔬菜,养殖的鸡鸭鱼兔,除“彩虹消”消化的部分外,都可以拿到这个市场寻找销路。

  李兴海通过商铺和农贸市场,又增加了不少收入。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知名企业家,资产总值达数千万元。

  成为富人之后的李兴海并不像某些富人一样为富不仁,而是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回忆自己小时候因贫穷而失学的经历,发誓不让下一代人再因为贫困而失学。为此,他拿出大量资金助学——这些年,他资助的贫困学生达600名,被当地媒体形容为“当上7600多名贫困学子的爹”;此外,他每年都要拿出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奖励玉龙中学的师生,还捐资修建了玉龙基点学校和玉龙初中校门,出资改造了新联村小学的危房。在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后,李兴海获得了2000元奖金,还没有到家就托人将这笔钱分给了20户贫困户;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得到的1万元奖金,他在北京就给了两名在北京上大学的宜宾籍学生,回乡后又拿出1万多元,给全村人买了化肥……

  从2002年起,每年重阳节,李兴海都将附近的近千名乡邻老人请来“九彩虹”团聚,吃当地传统盛宴“九大碗”,并且组织老人观看员工表演节目,鼓动老人与请来的秧歌队共舞,为他们发鞋、帽、御寒衣服,每年春节都为本地及周边40多个孤寡老人送去酒肉、米面、茶叶,为老人们每人发100元钱。仅2003年至今,他关爱老、弱、病、残捐资累计35余万元,因此,又有人称他为“1000多个孤寡老人的儿子”。

  本着扶贫济困“既输血又造血”的原则和方针,李兴海的企业大量招收来自贫困家庭的子女当员工,最低工资比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指导线要高出许多,有的员工每月工资近3000元,李兴海每年仅支付贫困家庭的员工的工资至少30万元……

  作为一个先富起来的人,李兴海始终坚信: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充分利用先富起来者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各项优势,帮助和带动大部分没有富裕起来的人,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拥有真正的长久的富裕!

  编辑/曾文广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