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创业案例 > 【贝儿多泡芙加盟】贝儿多爸爸泡芙工房苏悦:一边开店创业一边打官司

【贝儿多泡芙加盟】贝儿多爸爸泡芙工房苏悦:一边开店创业一边打官司

时间:2018-07-23   来源:创业案例   点击:

2011年,苏悦被日本蚂蚁基金告上法庭。

  2003年,他与“贝儿多爸爸泡芙工房”的母公司麦之穗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经过蚂蚁基金对麦之穗的收购,获得了该品牌在中国5年的品牌资产和经营权,又因为对方不愿续约、自己创办了新泡芙品牌而对簿公堂。

  这原本是一个中外品牌授权的合作范本:贝儿多爸爸泡芙工房(下简称“贝儿多”)与苏悦联手发掘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苏悦借助这个品牌拥有了一个直营和加盟体系,截至2011年共有100余家门店,加盟店超过80家。

  如今双方却要以一个不甚愉快的方式被迫分手。这场官司涉及日本、香港和内地,至今都没有完全结束。在媒体报道与双方官网的声明中,言辞犀利,互不相让。贝儿多又在中国展开直营,原来的门店中很多被迫“翻牌”。这个曾经顾客络绎不绝的品牌,在一场争端之后显得有些混乱。

  这是一个有些无奈的故事。“我曾经为此很痛苦。但对于这之中的经历我也没有那么多避讳,可能我的优点就是愿意分享。”苏悦说。

贝儿多爸爸泡芙工房

  开始创业

  杭州人苏悦高中毕业后到日本留学。为了节省开支,他在一个国立师范学院就读,又自学考上研究生。毕业后他决定到薪水更高的银行工作,日本是终身雇佣制,工资跟着资历成长,为了摆脱日本企业的升迁限制,还特意挑了外资银行摩根大通。4年后他准备回国,与很多在外赚了点钱的中国人一样,想回杭州做生意。

  苏悦看中了贝儿多,找到了麦之穗集团。这个只卖泡芙的品牌在4年时间扩张到200家店,在2002年被日本经济新闻社评为日本当年度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现象,同时上榜的是“世界杯”“等离子彩电”这些大事件。

  苏悦向贝儿多创始人、麦之穗老板描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并表示自己希望到中国开贝儿多的加盟店。后者的兴趣被点燃,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投资设立中国分公司。

  苏悦很有信心,他觉得反正泡芙好吃,开店不成问题。他对品牌方没有任何顾虑,而对方对他也没什么考量,尽管他之前只是一个银行交易员。“麦之穗老板是个暴发户,我是个金融行业的小年轻。我到中国开公司的唯一优势是会说中文。以前做外汇期货只需要观察宏观经济,我连企业报表都看不懂。”

  到中国开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000多万元人民币,通过注册香港公司来转入,麦之穗出资90%以上,苏悦拿出50多万元的积蓄投进去。当时他还属于麦之穗的管理层,领取日本发来的薪水。2003年开店,亏得出乎意料。他拿到了武林广场的银泰百货二层,但这个位置不在商场里,是“挂”在银泰外面,需要顾客走消防梯上来,银泰二层左边是贝儿多,右边“挂”的是星巴克,两家用的还是两个消防梯。

  “开店是很奇妙的事,一转角或者只差5米,生意就千差万别。”尽管贝儿多的黄色标识在当时显得鲜明和洋气,但仍然没人光顾。

  比起蛋挞这样的国民级西点,泡芙在中国市场上一直显得稀少,而且会像蛋糕那样论斤称。贝儿多开创性的做法是论个卖,2003年,原味泡芙就是8元一个,“比肉包子贵太多了”;那时的贝儿多像作坊一样专注于泡芙,饮料等一概不卖;冷冻面团运到店中,现场灌进去馅料再烘烤,营造一种现做现卖的新鲜感。上述这些都是在日本市场声名鹊起的关键,在中国市场却没人买账。

  杭州不行,他就转战上海。第一年杭州、上海各两家店,北京还有一家,且不说回收,储备金倒是全部花光了。注册资金中只有400万元可以进入内地,其中220万元购置设备,余下的180万元除了开店还要租写字楼。由于选址在商场和购物中心,账期很长,需要开增值税发票,再搭上原料供应商的账款,苏悦经常惨到账上连10万元不到。2004年他把总部搬到上海,杭州的员工不愿意跟来,不得不清算、重新招人。

  后来日本总部发来通知,薪水不能从日本打过来,只能从中国本地拿。苏悦考虑到自己一个人的薪水相当于所有员工的工资,开始零月薪度日。这让他的父母极为不理解,还爆发了一段时间的家庭战争。

  不过,苏悦在当时有自己的信念。麦之穗老板在一炮走红之后忙着上电视、盖豪宅,在美国运通推出黑卡之后立刻申请了一张。“他对我说,如果你不创业,可能一辈子都拿不到这样的卡。我当时被他鼓动了,而且我觉得自己是在创业。”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