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2018年钢贸行业现状|钢贸行业现状:锄禾日当午没有钢商苦

2018年钢贸行业现状|钢贸行业现状:锄禾日当午没有钢商苦

时间:2018-09-06   来源:热门资讯   点击:

  资金链断裂让上海钢贸业遭受灭顶之灾,2013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各级法院开庭审理的针对钢贸商的金融借款纠纷就超过600起。

  2月17日,看着上海松江钢材城中稀疏的客户,上海存灿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顾志伟不停地对身边人感叹:“对于今天我们这些(钢贸)人而言,目前可能是处于最坏的时代。”

  “锄禾日当午,没有钢商苦。面对供应商,一哭一上午。哭了一上午,接着哭下午。货源补不补,心里直打鼓。不补要等死,补了自作古。”顾志伟通过微博给时代周报记者看了钢贸商圈子中流传的这个段子。

  更为严峻的是钢贸商和银行之间数不清的金融纠纷。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各级法院开庭审理的针对钢贸商的金融借款等纠纷,就超过600起。

  “2012年以来,身边不少人都被银行逼债,有的人破产了,有的人跑路了,还有一些人甚至走上了自杀的绝路。如今连肖家守这样的领头人物都遭此境况,真不知道未来还会如何。”顾志伟摇头叹息道。

  不久前,上海松江钢材市场董事长、被称为“上海钢贸大王”的肖家守遭银行查封资产的消息,直接冲走了顾志伟刚刚度过中国农历春节带来的少许欢乐。在上海钢贸圈,包括肖家守、顾志伟等在内的绝大多数钢贸商是福建周宁人。

  肖家守绝对称得上是上海钢贸业的“大佬”。资料显示,肖家守是现任上海松江钢材市场、苏州长三角钢材市场、宁夏新日恒力、上海新日股权投资等公司的董事长。其中,上海松江钢材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钢材市场之一。

  究竟是什么导致上海钢贸业如今的乱象?整个生态链条上,钢厂、银行和钢贸商又该如何吞下这场苦果?

  铜贸“大佬”倒下

  几百人被银行追债起诉,数十人“人间蒸发”,十多位自杀……

  过去几年间,上海钢贸业如同乘坐过山车般呼啸而去。只不过多数人没有想到,就连肖家守这样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也无法逃脱厄运。

  2月7日,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上市公司新日恒力发布公告称,因金融借款被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起诉,公司实际控制人、上海松江钢材城董事长肖家守名下4.6亿资产被法院查封。同时,上海新日投资持有的8000万股新日恒力股份,亦被法院轮候冻结,冻结期为两年。冻结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29.2%。

  所谓轮候冻结,是指对其他执行法院已经查封、扣押、冻结的有登记的财产,执行法院可以进行轮候登记,多位债主轮流索债。

  据统计,抛开查封中的折价因素,前述肖家守的资产和股权总估值约为10亿元。

  事实上,在此之前,包括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东新区支行,已对涉及肖家守的数起金融借款提起诉讼。只不过,2月10日这个原本开庭的日子,肖家守本人选择了拒绝出庭。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上海法院网了解到,2月10日本应开庭的三场庭审,都牵涉同一家金融机构—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三起案件中,前两起,肖家守均以福建新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成为被告。而在第三起案件中,肖本人则是以上海新日钢结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身份成为被告。

  时代周报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平安银行拿到的最高额保证担保合同中有条款明确写道:银行有权直接从担保人账户上扣收包括本金、利息、复利、罚息和资信调查、公证以及银行实现债权支付的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告费、送达费等全部费用。

  事实上,前述三起案件中诉讼案值并不大,均是属于“千万级别”。不过,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2012年起,肖家守就因为在松江和苏州的钢材市场为钢贸商担保而代偿了上亿元,“现在确实也是遇到了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6日和3月10日,肖家守还将面临共计9场庭审。而到4月中旬,亦有10多起诉讼案。

  尽管2月10日没有出现在法庭上,但是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肖家守此次缺席并不能阻止案件审理。开庭公告送达后,若肖家守再次“无视”法院的合法传唤,将会被视作放弃答辩和质证的权利,法院将会作出缺席审判。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肖家守除了被工商、民生和平安三家银行起诉外,还被两个自然人以民间借贷纠纷名义起诉。“除了欠银行债务外,肖家守还有几个亿的民间借贷无法偿还。”一位周宁商会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成也互保,败也互保

  如果说上海钢贸帝国的坍塌是始于融资模式—互保模式—的变味,并不为过。

  钢材属于大宗商品,钢铁贸易垫资金额巨大,作为中间环节的钢贸商除了要提前支付钢厂的货款之外,还必须接受下游链条的延后付款。

  正是如此,考虑到钢铁贸易的海量资金需求,早在2000年年初,现任第一钢市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会长、周宁上海商会会长的周华瑞就打开了上海钢贸首扇融资大门,其经营的逸仙钢材市场首创了五户联保、动产质押加上担保机构担保的模式。这在当时被银行誉为重要的金融创新—通过将3-5个钢贸企业结成小组,联合向银行提出授信,每个企业均对贷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以降低贷款风险。

  “所谓互保,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融资模式。具体说来,即是银行给钢贸商贷款,一般会由钢材市场成立的担保公司为散户担保。这样一来,即便散户无法还贷,实力雄厚的担保公司、钢市老板也会兜底代偿,银行就此高枕无忧。”上海大柏树钢铁市场一家企业的经理彭之名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道。

  “(有)钢铁物流企业成立的担保公司兜底,银行基本没有风险,于是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对周宁的钢贸商敞开了大门。”彭之名说。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08年后,随着4万亿投资盛宴的开启,钢贸商开始大肆炒作钢材。长三角地区的很多中小钢贸商三五结群,通过交换钢材货存,向银行连环担保贷款,再把贷来的资金投到地产和股市里套利,借款黑洞在钢贸圈越滚越大。

  然而,2010年后国家出台地产调控政策,钢价在2011年迎来暴跌,大部分沪上钢贸企业陷入巨亏和资金链断裂的境地。2012年起,很多企业被银行连带追诉,钢贸商破产跑路的比比皆是,在产业链中最先出局。钢贸商因失信于银行,被列入黑名单。2013年钢材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65%,钢贸行业本身亦难以为继。

  特别是2012年周宁人李国清在被检察机关带走协助调查后失踪,风传其骗贷10亿元。李国清为无锡一洲集团董事长,旗下公司均申请破产,涉及案件数十起。

  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将钢贸企业列为谨慎型行业,并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挽救损失。钢贸行业作为资金密集行业,银行的信贷限制对其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联保互保、动产质押加上担保机构担保的融资模式的开创者,周华瑞也身背20多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及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

  因为互保被牵连进去的,周华瑞仅仅是一个缩影。 据周宁上海商会统计,2013年80%的周宁钢贸企业因银行借贷无法偿还而破产或濒临破产,700多人被通缉,300多人入狱,上千家企业成为被告,上万张信用卡被严重透支。

  “自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钢贸危机爆发,空单质押、重复质押、虚假骗贷等潜规则浮出水面,联保互保的模式下,咱们很多周宁的钢贸商受到大面积波及。”在彭之名看来,“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保模式,注定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游戏。”

  失控的放贷

  “现在越来越多人将问题的症结归因于互保模式,但是在我看来,问题并不完全出现在互保模式上,而是在于越来越多通过互保模式获得的资金,最终被投入到楼市、股市当中,甚至是个人享乐上。”彭之名说。

  这一切,还得从2001年说起。

  这一年,钢材贸易开始进入快速扩张时期,我的钢铁网CEO朱军红曾形容道:“这是一个猪都会飞的年代,只要有胆量,敢拿货敢做,就一定能挣钱。”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周宁人及周边县市的人开始涌入这个行业。

  数据显示,在2001-2010年这10年快速扩张期,钢铁产量呈现了“45度”的增长。在此期间,从钢厂到流通再到终端用户,每吨钢材平均利润高达300-500元。“如果按7亿吨的产量、300元的利润来算,就有2100亿元的价差来供市场分享。”朱军红曾如此计算。如此大的价差与巨大的消费量,造就了钢材贸易企业10年的辉煌。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