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克洛普_埃洛普拯救诺基亚:五大败笔

克洛普_埃洛普拯救诺基亚:五大败笔

时间:2018-05-25   来源:热门资讯   点击:

埃洛普曾担任微软商用部门总裁,他在2010年离职并出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当埃洛普接手诺基亚之时,这家公司已经陷入了困境。埃洛普接手诺基亚之后,把前雇主微软视为救命稻草。诺基亚随后与微软签约,让自己的智能手机搭载微软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不过即便是结盟之后,Windows Phone和诺基亚依然只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很小一部分份额。

   有人总结了诺基亚失败的5大败笔:

   败笔之一:忽视了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变化。

   诺基亚为什么在中国会没落,如果你走在高铁的车厢里,我保证你会找到答案:70-80%的乘客都在玩自己的手上终端,有人在看电影,有人在玩游戏,有人在看书、看文件…他们拿的是什么,是手机吗?是,也不是。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能够获得一台具有较多功能的手持终端,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多彩、更方便、更灵活、更充实,这是他们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说,通话已经不再是手持终端的最重要的功能,而变成了一种基本功能。

   败笔之二:陈旧的设计理念,葬送了诺基亚行业“领航者”的地位。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诺基亚开发了数量非常多的产品,多达1000多个型号。面对如此之多的选择,消费者最终的结果是无所适从,于是,从控制风险、满足使用的角度出发,消费者往往选择最便宜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诺基亚手机的均价一年比一年低。

   这种“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思想,对于改良性的产品可能是有用的,但当社会需要全新的、具有多种效能的移动终端的时候(www.cyone.com.cn/),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来临的时候,用户需要的不是改良性的设计,二是革命性的创新。显然,这一因循传统的设计方式,无法创造令用户“喜出望外”的产品。

   败笔之三:人为地割裂了技术与商业的关系。

   诺基亚前高级经理Juhani Risku 写了一本书,叫做《Uusi Nokia》(新诺基亚),书中,他对于诺基亚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诺基亚不缺乏技术和研究,缺乏的是把技术转化为商业的能力。

   败笔之四:固执地选择和坚持不受市场认可的塞班平台。

   塞班系统,在通讯产品的平台开发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以通讯为核心的时代,由于诺基亚的强势市场地位,塞班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方面占有了不小的份额。而随后的手机江湖,成了多媒体、多用途终端的时代,典型的就是苹果的异军突起。

   凭借安卓的助力,三星、HTC在此次智能手机的大革命中成功上位。当诺基亚仍然舍不得抛弃塞班系统的时候,苹果手机已经开始为人们提供在手机上查股票、查水电费等更加贴近生活必须领域的服务。

   败笔之五:现代官僚主义害了诺基亚

   现代官僚主义最大的特点是规避风险、抑制创新,使得创新过程缓慢甚至不复存在。在《新诺基亚》一书中,Risku还举了诺基亚僵化与官僚作风的例子:

   “在地图业务方面,诺基亚花巨资收购Navteq之后,半年没有举措,期间,Google 地图免费了、语音导航免费了,竞争对手们纷纷赶上来。”

   “一个策略提出来,然后延迟,再延迟…直到荒废”,作为主管创新和概念的部门主管,Risku不无痛心地说。“审批流程很长。这个流程被称为 ‘地球上最好的审批过程’,因为每个人都能对一个概念发表看法。我们看到结果就是:竞争者提出了同样的概念,并且实现的更好。……”

   从前面的说明不难看到,诺基亚的官僚和僵化确实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段位”。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