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实用资料 > 养殖技术 > 泥鳅的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技术 如何高产

泥鳅的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技术 如何高产

时间:2017-09-16   来源:养殖技术   点击:

主持人:养殖技术送到手,渔业致富领上路。为您提供先进实用的泥鳅养殖技术、帮您走上发家致富的小康之路,是致富早班车节目一贯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我们请河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韩晓杰老师介绍泥鳅养殖技术。
 
1.主持人:泥鳅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 
 
专家: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8.4%,并含维生素A、B1、B2以及钙、磷、铁等多种无机盐类,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号称是“水中人参”。另外,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等功效。民间用泥鳅治疗肝炎、小儿盗汗、皮肤搔痒、跌打损伤、腹水、白癣、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2.主持人:人工泥鳅养殖的市场前景如何?
 
专家:泥鳅养殖技术市场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泥鳅是一种分布广、群体数量大的小型鱼类,品种比较多。原来主要是靠捕捞野生资源上市,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大,野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工养殖泥鳅正在不断的发展。
 
泥鳅不仅在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在国际市场上也属于畅销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在日本,泥鳅深受日本人的欢迎。目前泥鳅在我国还仅限于小规模养殖生产。泥鳅具有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养殖、运输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它是渔业生产发展中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养殖对象,也是农民抓住市场先机养鱼致富的值得重视的品种。如果能规模生产,还可以组织出口,经济效益会更高。
 
3.主持人:泥鳅的生活习性怎样?对水质和环境条件有呢些要求?
 
专家:目前我们主要养殖的品种叫鳗尾真鳅。泥鳅属于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尤其喜欢在中性或弱酸性的底质处栖息,常常出没于水底淤泥之中。
 
泥鳅是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为10~30℃,最适水温为25~27℃。在夏季水温超过30℃时,泥鳅潜入泥中渡夏。冬季水温降到5℃以下时,又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造一个洞穴,卷曲着身体冬眠,待第二年水温升到10℃以上后,才外出活动。
 
泥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这是因为它除了能利用鳃进行呼吸以外,还能利用肠管和皮肤进行呼吸。当水中缺氧时,它会跃出水面吞吸空气,空气在肠中进行气体交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肛门排出,这种肠呼吸作用常占到泥鳅全部呼吸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冬季水体干涸的情况下,泥鳅钻入泥中依靠少量的水分湿润皮肤,靠皮肤和肠的呼吸来维持生命。泥鳅的眼睛很小,视觉很差。但它的触觉、味觉极为灵敏,藉此来选择饵料。
 
4.主持人:泥鳅的食性是怎样的?对饵料有哪些要求? 如何养殖泥鳅。
 
专家: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取食动物性饵料,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摇蚊幼虫、丝蚯蚓等底栖生物。当它的体长长到约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性,除了摄食小型甲壳类、摇蚊幼虫、丝蚯蚓、昆虫幼虫、幼螺、蚯蚓外,还摄食丝状藻以及植物的根、茎、叶碎片和种子,有时也摄食池底泥渣中的腐殖质。当泥鳅体长大于10厘米以后,则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兼食部分适口的动物性饵料。
 
泥鳅进食的强度与水温密切相关。水温10℃时,泥鳅开始摄食,15℃时,它的摄食量增加,25~27℃时,它的食欲旺盛,水温超过30℃时泥鳅的食欲减退,甚至停食。
 
在天然水体中,泥鳅大多在夜间觅食。但生殖期间由于性腺发育对营养需求量大,泥鳅白天也常外出寻食。
 
泥鳅一般在两冬龄后达到性成熟,每年4~9月产卵,5~7月是繁殖盛期。泥鳅的发情产卵方式很奇特。常常是好几尾雄鱼追逐一尾雌鱼,雄鱼不断用口吸吻雌鱼的头和胸部两侧,发情达到高潮时,一尾雄鱼紧缠住雌鱼身体,雌鱼受挤压刺激迅速产卵,雄鱼同时排精,从而完成受精过程。由于雄鱼胸鳍基部有一个骨质薄片,因此产过卵的雌鱼,在它腹鳍的上方体侧部会留下一个白斑状伤痕印记。
 
5.主持人:泥鳅养殖技术中,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有哪些要求?
 
专家:泥鳅的具体养殖技术也不复杂。我们先说泥鳅养殖池的建设要求。场地选择要求地形开阔,背风向阳,近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大雨不涝),没有工矿以及农业废水排入。建池土质以黏土、壤土为好(保水保肥),天然饵料容易繁殖。泥鳅养殖池有土池、水泥池和稻田改建池几种。
 
6.主持人:建池子有哪些

[1] [2] [3] 下一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