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防骗 > 种植骗局 > 【红军过草地】防治草地螟技术问答

【红军过草地】防治草地螟技术问答

时间:2017-09-18   来源:种植骗局   点击:

  草地螟食性极广,寄主植物达35科,200余种植物,嗜食甜菜和豆科植物如大豆、苜蓿等,对麻类、向日葵、马铃薯、瓜菜、玉米、高粱等也能为害。食物缺乏时,杨、柳、榆树等幼树也可为害。除此之外,还取食野生植物包括藜科(猪毛菜、藜)、苋科(反枝苋、苋)和菊科(蒲公英、苦菜、苍耳、黄花蒿、大籽蒿、泥胡菜、刺耳菜、鬼针草)的多种杂草。


   主持人:草地螟是农田常见的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具有迁飞习性,为害隐蔽性、暴发性和广食性等特点,尤其是对幼苗期作物为害十分严重。我们请北京农学院王进忠老师介绍草地螟的危害和防治技术。
 
1、主持人:王老师,草地螟是一种什么害虫?草地螟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专家:草地螟中文别名还有:甜菜网螟、甜菜幕毛虫、黄绿条螟、俗称花毛虫、花软虫、打灯蛾、扑灯蛾;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
 
草地螟广泛发生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在我国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主要发生于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在我国发生范围包括北纬37°以北,由东经108°至118°斜向东北至北纬50°的广阔的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
 
2、主持人:草地螟食性如何,喜欢吃哪些植物?
 
专家:草地螟食性极广,寄主植物达35科,200余种植物,嗜食甜菜和豆科植物如大豆、苜蓿等,对麻类、向日葵、马铃薯、瓜菜、玉米、高粱等也能为害。食物缺乏时,杨、柳、榆树等幼树也可为害。除此之外,还取食野生植物包括藜科(猪毛菜、藜)、苋科(反枝苋、苋)和菊科(蒲公英、苦菜、苍耳、黄花蒿、大籽蒿、泥胡菜、刺耳菜、鬼针草)的多种杂草。
 
3、主持人:我国草地螟有几次大的暴发危害?草地螟暴发周期有什么规律?
 
专家:草地螟的大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山西省报道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第一次暴发;吉林省报道1941年曾暴发。从建国以来,1953~1959是一个暴发周期,1979~1985年是又一个暴发周期,1996至今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三个暴发周期。1996年发生面积:100万公顷(hm2),1997年:210万公顷(hm2),1998年:180万hm2,1999年:450万hm2,2000年:333万hm2,2001年:200万hm2,2002年:210 hm2,2003年:200万hm2,2004年预计333万hm2。从我国草地螟暴发周期来看,间隔期有20年。但前苏联60年的研究结果是,大发生周期为10~13年,平均11年。近年来又发现有草地螟暴发危害的趋势,各地植保部门必须提高度警惕,做好准备,做到早预报、早动手、早扑杀。
 
4、主持人:草地螟以幼虫取食为害植物,草地螟幼虫是怎样为害作物的?
 
专家:初孵幼虫(刚孵化出的1龄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2~3龄幼虫吐丝结网,群居于网内取食,3龄后向网外扩展为害,4-5龄进入暴食期,占幼虫期总食量的90%,可昼夜取食,当吃光原地食料后,便群集迁移,如行军虫一样,向一个方向爬行,所经之处的绿色植物,很快被一扫而光。故有“二黏虫”之称。大发生时,每株受害作物上的幼虫有几十头到100余头,多者可达450多头,每平方米草地有幼虫十几头到700余头,多者达6000余头。
 
5、主持人:草地螟一生经历几个阶段?各虫态有何特征?
 
专家:草地螟一生有四个虫态,成虫(蛾)、卵、幼虫、蛹。
 
成虫,黑褐色,小型蛾,体长10~12毫米,下唇须向上翘起,触角丝状。前翅灰褐色,翅面有暗斑。外缘有黑色点状条纹,近中后部有“八”字型黄白色斑。静止时,两前翅叠成三角形。
 
卵 椭圆形,长约1毫米,宽约0.5毫米,初产乳白色,有光泽。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灰绿色。
 
蛹 体长15毫米 藏在丝质茧内。茧上端有孔,用丝封住。
 
6、主持人:在我国草地螟的发生规律是怎样的?
 
专家:在我国每年发生1-4代,青海湟源1代,东北、华北各省北部一般2代,内蒙古呼盟2代,山西2~3代,陕西武功3~4代。各地区发生世代数和当地的气候以及海拔高度有关。
 
各地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质茧越冬,来年春季化蛹,羽化。内蒙古,晋北,河北张家口一带越冬代成虫在5/中、下旬出现,6/上、中旬盛发,成虫(蛾)产卵前期4~5天,1代卵在6/上~7/下,卵期4~6天,1代幼虫在6/下~7/上旬是严重为害期。幼虫5龄,幼虫期20d,幼虫入土至羽化14天,1代成虫在7/中~8月为盛发期。2代幼虫在8/上~9/上发生,一般为害不大,陆续入土过冬。
 
7、主持人:为彻底追杀草地螟,要摸清它的发源地,那么,在我国草地螟发生的虫源基地在哪里?
 
专家:在我国北方,草地螟常发区有一个虫源发生基地大致在北纬39-43°,东经110~116°高海拔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雁北(大同和恒山山脉)、内蒙古乌盟(乌兰察布盟和百灵庙)、巴盟、伊盟和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张北和康保)。据报道(1983)在山西雁北恒山海拔1900m和2260m的山区,秋季寄主,野茴香土层下越冬幼虫密度200-300头/m2;1984年春天在雁北应县海拔1650m的山区,最高密度666头/m2。越冬幼虫的抗寒能力极强可忍受-30°C。为什么这个地区会成为草地螟的越冬区,因为该区域海拔多在1000m以上,主要种植胡麻、亚麻、莜麦、甜菜、向日葵、大萝卜、马铃薯等作物,荒山与草地休闲地多,野生植物多为藜科、豆科和菊科等草地螟喜食的植物。
 
8、主持人:草地螟越冬代成虫是怎样活动的?
 
专家:草地螟越冬代成虫(蛾)有较强的飞翔能力,飞行高度0.5~5米,飞行距离3-5米,先是沿植被高度飞翔,寻找开花植物进行营养补充,白天喜欢在低洼潮湿杂草茂密的滩地和林带飞行,夜间在有月光无风天,成虫栖息在杂草和杨柳树丛内,在月光较暗或没有月光时,成虫向有光的地方迁飞活动。活动盛期多在夜间八点至十二点左右。
 
9、主持人:草地螟成虫产卵有选择习性,对气候、植被、地形地势、土壤理化条件都有很强的选择性,成虫产卵有什么特殊习性吗?
 
专家:成虫羽化后,需要补充营养,多选择夏至草、白花荠菜、丁香、洋槐等为蜜源植物。
 
成虫产卵,在气温偏高的条件下,常选择凉爽的地方产卵;在气温偏低的条件下,则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产卵;在气温适宜条件下,则选择小气候较湿润又有成片的幼虫喜食寄主的地方产卵。
 
对植被选择也较严格,特别喜在嫩绿多汁液、耐盐碱的杂草上产卵。卵多产在藜科、锦葵科、茄科、菊科杂草及作物的叶片背面,距地面8厘米处较多。
 
卵单产或3~5粒呈覆瓦状排列。单雌产卵数50~200粒,多者达800余粒。卵多产在叶背面,占总卵量的90%左右。产卵时间多在20~24时,占总产卵量的80%左右.成虫寿命在日平均气温为16℃、相对湿度为75%时,成虫存活时间较长,平均15~20d。
 
10、主持人:草地螟成虫体型虽小,但飞翔力较强,成虫有哪些趋向性吗?
 
专家:对各种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黑光灯、卤灯以及各种火焰都有很强的趋性,尤其对黑光灯、白炽灯趋性更强,其诱蛾量较其它灯高3~5倍。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草地螟具有趋化性。
 
根据各地观测,草地螟对黑光灯有趋性,草地螟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开始扑灯,6月上旬最活跃。当田间草地螟进入发生盛期时,黑光灯诱蛾数量也处于高峰,一夜单灯诱蛾最高达94头。6月下旬诱蛾数量逐渐减少。 这说明草地螟成虫对黑光灯都有很强的趋向性。
 
11、主持人:在我国草地螟越冬代成虫的迁飞有什么特点?
 
专家:我国草地螟越冬代成虫远距离北迁的两条主要路线是:①从草地螟发生基地经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辽宁朝阳、吉林白城到黑龙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西南气流。在1981—1982年所有草地螟成虫的13次突增中,有9次突增与该气流相对应。故认为上述空中气流是越冬代草地螟成虫远距离北迁的主要路径。②从草地螟发生地经蒙古人民共和国,到达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一带,再转向黑龙江和吉林北部的气流。掌握引起草地螟开始迁飞和停止迁飞的气象条件,就可准确地预报出草地螟成虫迁飞到某地区的可能性及时间。
 
1984年,我国科研人员应用昆虫雷达观测了当地越冬代螟蛾起飞和迁飞情况,发现随着西南暖气流的出现,气温升至20ºC以上时,螟蛾大量起飞、迁飞,迁飞的方向多随西南气流飞向东北方,。盛期向东北方向迁飞的螟蛾数量达1夜1千米宽度空间飞越180万头。迁飞高度80-400米,迁飞速度在每秒5-10米与风速相仿。每夜迁飞距离可达300~500千米。
 
12、主持人:影响草地螟大发生主要因素有哪些?
 
专家:影响草地螟大发生的主要外部因素有:(1)气候 (2)食物 (3)天敌 (4)田间管理。
 
(1)气候因素
 
温、湿度是影响草地螟发生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在越冬茧内可忍耐-31℃的低温。但在春季化蛹阶段,如遇低温,则易冻死。因此,春寒对越冬代成虫的发生量有抑制作用。越冬代成虫的发生期与4~5月份的平均气温关系密切。成虫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8~23℃,相对湿度50~80%。一般在旬平均气温15~17℃,10℃以上积温高于80℃时开始羽化。在成虫盛发期,温度直接影响成虫的生殖力,成虫在5d内,连续每天4小时,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55%~60%,雌虫产卵量减少70%~80%,有些卵失去生活力。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还能使雄虫不育。湿度和降雨对草地螟的性成熟和生殖力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为60%~80%时,生殖力最高;相对湿度低于40%,雌蛾生殖力减退或不孕。
 
(2)食物因素
 
成虫发生期蜜源植物的多少决定着产卵量的大小。对蜜源的要求是既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提供足够的水分。另外,幼虫期的营养对成虫影响也较大。若幼虫所获得适宜的食料(如藜科植物),蛹重可达30mg以上,羽化的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生殖力强;若食料不适宜,蛹重在30mg以下,成虫则寿命短,产卵量小,生殖力弱。
 
(3)天敌因素
 
草地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国外报道有70余种,其中赤眼蜂用于防治草地螟效果较好。我国主要的天敌类群有寄生蝇、寄生蜂、白僵菌、细菌类以及捕食性的蚂蚁、步行甲和鸟类等。自然寄生率一般为6%~7%,有时高达50%~60%。
 
(4)田间管理
 
农田精耕细作,不利于草地螟发生。反之,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则有利于发生。
 
13、主持人:目前,主要有哪些草地螟防治技术措施?
 
专家: (1)农业防治措施
 
耕翻整地  在草地螟集中越冬地区,采取秋翻、春耕、耙耱及冬灌等措施,可消灭部分入土的幼虫和蛹,明显压低越冬虫源基数,减轻第一代幼虫发生量。 
 
除草灭卵  草地螟成虫喜欢在田间地边的杂草上产卵,及时清除田间地边的杂草,减少初孵幼虫转移到田间为害。因此根据成虫产卵习性,采取中耕锄草灭卵的方法,把草地螟幼虫消灭在孵化或幼虫转移寄主之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据调查,在草地螟幼虫孵化前进行中耕除草的地块,比未锄草的对照田草地螟幼虫密度可以减低90%左右。
 
加强田间管理  草地螟幼虫入土后,及时采取中耕、灌水等措施,另外,在牧区,在大量产卵和幼虫孵化期把牧草立即收割,用杀虫剂处理收获的青饲料,对压低种群数量也有明显效果。
 
(2)化学防治措施
 
进行化学防治需要注意防治时期、是否达到防治指标和合理使用药剂问题。防治适期:在草地螟幼虫3龄前。 防治指标:在不同作物上的防治指标为大豆田有成虫30~50头/m2,甜菜300-500头/百株,胡麻15-20头/m2,向日葵30-50头/m2,马铃薯30~50头/m2。。
 
常用化学药剂: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天王星乳油(联苯菊酯)3 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除虫菊酯乳油3 000~5 000倍液、2.5%功夫乳油(氯氟氰菊酯)5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 2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等常规喷雾,每公顷用稀释液750~900kg。鱼藤精乳油800倍液、杀螟杆菌或青虫菌2000~3000倍、25%灭幼脲悬浮剂600ml/hm,兑水450~600L进行喷雾;也可选用2.5%敌百虫粉、5%西维因粉等,每公顷22.5kg喷粉。 
 
(3)封锁虫源,防止幼虫迁移
 
当幼虫发生量大,群体迁移时,在受害严重田块周围撒10m宽药剂隔离带 或在受害田块周围挖防虫沟(上宽0 .5m,下宽0. 8m,深0 5m),以封锁地块,阻止幼虫迁移为害。
 
(4)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有电力条件的地区,采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蛾),以减少产卵量,压低幼虫种群数量。
 
 14、主持人:为什么要对草地螟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如何进行虫情预报?
 
专家:由于草地螟属于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具有迁飞习性,为害隐蔽性、暴发性和广食性等特点,而且大多发生在农牧区交错、人口稀少、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草地螟暴发成灾时,如果预测预报不准确,错过了防治时机,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做好预测预报首先要全面收集气象资料,草地螟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北部发生1代,在东北大部和华北大部和内蒙古大部和西北北部发生2-3代。草地螟正常生存、发育、繁殖的温度范围16-34℃,湿度为50-85%。因此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和温湿度变化就能预测某一代的发生情况,从而进行高效防治,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其次做好本地和异地的预测预报,对草地螟的发生监测既要估计本地虫源,又要预测异地虫量。我国草地螟发生区可分为越冬虫源基地区和成虫迁入区,主要越冬基地为山西雁北、内蒙古的乌盟(乌兰察布盟和百灵庙)、巴盟、伊盟和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张北和康保)。迁入区保护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对于迁入区既要根据本区的虫口基数、温湿度、作物长势,又要根据迁出区的蛾量、气象资料综合起来,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而对于迁出区要调查本地虫量和卵巢发育进度做出预报。
 
对于草地螟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较高,在草地螟成虫高峰前后,解剖检查雌蛾卵巢发育情况,当3,4级雌蛾占50%以上,由此向后推10-15d,结合气候、植被、作物情况预测当代幼虫发生趋势和防治适期,这种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十分高,可以保证指导防治工作的需要。
卵巢发育级别标准为:1级:卵粒未形成,卵官透明,肉眼辨别不出卵管中的分节状;2级:卵粒可辨卵管白色、较长,卵管中的卵粒分成节状;3级:卵粒成熟,尚未产出,卵管黄色;4级:卵已部分产出或产完。
 
15、主持人:草地螟防治策略是什么,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专家:(1)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工作是草地螟防治的关键,预报及时准确,就能为防治提供充足的时间,在草地螟的测报上,要把调查成虫、卵数量相结合,才能科学准确无误,因此,应加强对草地螟的监测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定期发虫情预报。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做好草地螟的防治工作,农技部门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电视上进行了草地螟防治专题讲座,使防治工作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在草地螟发生较重的乡召开了防治草地螟工作现场会, 使得广大干部和专业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草地螟防治工作的认识。
 
(3)统一用药、集中消灭在草地螟的发生区 采取统一用药,集中消灭的办法对草荒较严重的地块实行封闭喷药。
 
(4)防治成虫与防治幼虫相结合 成虫始见后,利用草地螟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成虫,可有效地减少成虫数量和田间的落卵量。密切注视田间草地螟的发展态势,一发现幼虫及时进行联防联治,防止幼虫迁移危害。
 
(5)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 一方面喷药灭虫,另一方面加紧清除田间杂草及附近荒地,消灭草地螟产卵及孵化孳生场所。
(6)机械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 对于发生面积较大与连片受害的农牧田,采用机动喷药器械集中防治,而零星点片发生的地块则采取人工喷药,做到最佳效益防治。
 
(7)农田防治与公共地带防治相结合 防治农田草地螟的同时,在与之邻近的荒坡、林带和沟渠等共用地带之间用药剂打出隔离带,防止迁移重复危害。
 
(8)重点防治与普遍防治相结合 重点地块重点防治,一般发生地块根据发生危害程度适期进行联合防治。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