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致富视频 > 科技苑 > 【浙江温州经济开发区】浙江温州经济互助会骗财9000万

【浙江温州经济开发区】浙江温州经济互助会骗财9000万

时间:2017-08-19   来源:科技苑   点击:

  浙江省乐清市区一农妇,凭借组织“经济互助会”这一骗人的老伎俩,在长达4年时间内非法集资9000余万元。至案发前,仍有44名受害人的8000万元无法归还。3月24日,陈美兰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温州市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非法集资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非法集资者是如何让受害者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沉浸在迅速致富的美丽谎言中的呢?

放长线钓大鱼

发达的工商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大量的民间闲散资金也亟待寻求出口,于是早期的民间借贷慢慢演变为各种名目繁多的“会”。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民间融资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闲散资金与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开始以非法途径对接。非法集资以“经济互助会”、“呈会”、“排会”等伪装形式,再一次伺机出动。

以前参加过“呈会”的陈美兰认为“东山再起的日子到了”。她和几名农村妇女一起办起了“经济互助会”,高息回报的诱饵很快就吸引了多人参与。

“我们给出的月利息基本上是7%,比银行利息高多了,也比一般放高利贷的中介机构高。”陈美兰说,她一般会选择比较有闲钱又没文化的妇女入会,因为她们不懂法律知识又容易被“高回报”诱惑。

由于是会主,所以早期聚拢的资金由陈美兰支配。她把资金通过高利贷方式贷给他人,从中获取暴利。因为动作得当,早期入会的会员都尝到了分红的甜头,陈美兰也获得了会员的信赖。

“要吸收到更多的资金,放长线钓大鱼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陈美兰说,“刚入会的,我都保证给他们足够的分红,定期发放,让她们放心。这样一来,她们就会把更多的钱放到会里,然后又充当活广告,吸引更多的人入会。”

然而,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没能持续更久,它很快变成了天上掉铁饼的惨剧。陈美兰的“经济互助会”逐渐变成筹资手段,最后成了投机诈骗者的聚会,很多人的血汗钱被骗得精光。

拆东墙补西墙

2006年以后,为了吸储更多资金,陈美兰“经济互助会”的利息回报率和入会人数一样,逐渐攀高。“雪球”越滚越大,经营中虽有盈利,但远不能支付集资款本金和高额利息。无奈之下,“只能是拿后入会会员的钱去补前期会员的利息,然后再吸引更多的人入会,补后入会会员的利息。”陈美兰说。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陈美兰虚构了“经营房地产”、“办公司”等项目,以高额回报蛊惑人心。受害人李女士就是这样掉进陈美兰精心编织的陷阱里的。

李女士从商多年,手头有大量的闲散资金寻求投资。2008年初,陈美兰以投资房地产为由,通过“互助会”会员介绍,向李女士借款100万元,并许以2分的高利。在了解了陈美兰的“经济互助会”的“口碑”后,李女士慷慨地拿出100万元借给陈美兰。“我也担心那么多钱会不安全,就故意在3天后向陈美兰索要借款。没想到,陈美兰原封不动地把100万元还回来了,6万元的利息一分不差。”李女士说,正是陈美兰的这一爽快举动,让她放心了,又慷慨地借给陈450万元。不料,这回借出去的钱,却犹如肉包子打狗,至东窗事发时,仍有300万元没有收回。

受害者赵女士告诉笔者,当初她也是看准了陈美兰“经济互助会”的口碑,贪图高收益,才投入150万元资金,至案发仍有120万元没有追回。

“投资房地产和开公司都是虚的名头,借来的钱其实是用来返还其他外债和会员的利息。要撑住‘经济互助会’的门面,我才能借得到钱。”为了还债以及继续维持“经济互助会”,陈美兰打着会主的名号向他人高息借款用于“经济互助会”周转。“我当时就想,必须弄到更多的钱才能补上这个窟窿。”陈美兰对记者说。

“拆东墙,补西墙”的缓兵之计,使“经济互助会”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它已经是一个空壳。果不其然,2007年,陈美兰的“经济互助会”因资金无法周转濒临倒闭。

埋下定时炸弹

据乐清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办公室负责人透露,当时,温州市卷入“经济互助会”活动的有20万人,“经济互助会”会款达11.85亿元。

“像陈美兰这样从事非法集资的人,还大有人在。”浙江省乐清市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办公室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乐清市非法集资额达37亿元。由于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迷惑性越来越强,非法集资披着“大钱生小钱”的光鲜外衣大肆圈钱,再加上参与者的不配合,给取缔整治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据温州市检察院经办检察官介绍,与乐清市的很多“经济互助会”组织一样,陈美兰的“经济互助会”既没有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也没有出纳和会计。资金运转仅靠白条、会单和流水账。这种纯由个人信用保证、运作缺乏法律保护和规范的方式,如同埋下的定时炸弹,一旦到了快速成长和资金供求失衡的时候,注定会土崩瓦解。

尽管心里早已没了底,但陈美兰老掉牙的骗人把戏却仍能一次次得手。原因很简单,乐清市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办公室负责人说:“暴富的心理使部分受害人失去理智,甘冒风险参与到非法金融活动中,甚至为非法集资者充当保护伞,抵制有关部门的查处。”

曾在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办公室工作过的王正涛告诉笔者,参加非法集资的人法律意识都比较淡薄,不愿如实报案。

温州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提醒投资者,需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