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项目 > 城市项目 > 一线城市有哪些|这些在一线城市的“被创业者”:创不了的事业回不去的家乡

一线城市有哪些|这些在一线城市的“被创业者”:创不了的事业回不去的家乡

时间:2019-01-18   来源:城市项目   点击:

  原标题:在一线城市,有多少人正在“被创业”

  “如果时间能回到一年四个月前,我绝对不会选择来这里(深圳)。但现在实在没法回去了。”晓健(化名)低声叹了口气。

  在旁人看来,晓健是一名风光无限的创业者,名片上印着某创业公司合伙人兼COO,游走于各场路演活动之间,很可能成为投资人选中的宠儿。

  然而晓健却坦言:“你以为我在创业,以为我很风光,实际上我的生活比打工的还不如,而且要忍受许多让人‘抓狂’的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一个“被创业者”,也是一线城市里许许多多“被创业者”的其中一员。

  在风口驱动下,许多普通的“打工者”都有了创业的野望。不少年轻人希望通过几年的辛勤与努力,再加上点机遇,换得下半辈子的成就,甚至有许多人想都没想就“跳”进了创业的大潮里。

  那么,谁是真的创业者,谁又是“被创业者”,晓健是否是很多人的缩影?

  创业者“安利”下,打工者把持不住“躁动的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一年四个月前,晓健还在老家的一家“新三板”企业里担任策划专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公司的互联网产品做策划和执行推广活动。三千八百块钱的月薪,扣除社保医保之后,在老家这样的三线城市,已经算是“高收入”了。

  “家里人对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就可以了,因为消费水平低,所以这样的薪水每个月我还能赞起一点来当‘老婆本’。”晓健告诉懂懂笔记,在老家,虽然每天的生活都是公司和家“两点一线”,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还比较惬意。

  大概是在三年前,晓健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变得“不安分”了,他周围很多朋友说要到大城市闯一闯,因为北上广深有太多太多的机会。

  “一开始听到这话,总会觉得是农村年轻人在不被家长的理解下,毅然进城的感觉。”晓健告诉懂懂笔记,身边一个个好友纷纷离开家乡闯入北上广深,在朋友圈也能看到他们生活的多姿多彩,但自己因为是缺乏“闯荡”的基因,并不为所动。

  然而一个契机,让晓健动摇了。就在他进入这家“新三板”时间快接近两年的时候,这家公司突然开始拖发工资了。

  “公司并没有透露原因,但对于一直安逸习惯了的我来说心里有点慌了。”晓健觉得公司之前的业务就是在为当地传统企业做网站和相关应用的开发,标榜“互联网+传统企业”的思路在小城市里没太多企业能够接受,毕竟他们有成熟的模式,固定的客户,稳定的收入,谁没事愿意“思变”。

  就在晓健意识到发展危机,将自己的想法与一位早已“逃离”家乡小城的前辈提起后,这位前辈一本正经的告诉他:“市场太小,资源太少,传统企业老板思维固化,在这里做互联网的生意无疑就是死路一条。”

  虽然这是与前辈的一次简单交流,晓健却陷入了沉思。在公司的层面上,因为许多开发业务谈不妥,所以“进账”明显变少了,拖发工资成了公司每个月的“常态”。

  拖发,虽然是有拖无欠,但对于晓健来说,却将这样的现象与前辈说的话进行“对号入座”。

  “许多传统企业主不愿意在互联网上进行过多的尝试,就连开个微信公众号都觉得浪费精力,思维的确固化了。”晓健告诉懂懂笔记,即便是愿意“尝鲜”的企业,也会因为他们公司本身的开发能力限制,最终因看不到想要的效果而终止合作。他开始相信,这一切都是前辈所说的“小城市”资源瓶颈所累。

  “记得2013年的高中同学会上,能够来的只有零星七八个,许多都在广州和深圳赶不回来了。”晓健开始思考,一线城市是不是真的有许多自己想象不到的机会?自己是不是应该也跟着大家的步伐“闯一闯”?

  就在他拿不好主意的时候,晓健再次将困惑与前辈分享了一番。

  “来吧,我自己公司刚好缺个策划人才,10%股权和每月5000块的创业补贴,公司做大了我们大家都有份。”晓健记得,对于他的困惑前辈并没有太多的解释,只是提议晓健应该出来“见识”一下世面了。

  对于当时的收入情况,这位前辈开出的条件让晓健非常动心。而且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创业风口之上,有许多新奇的未知吸引着晓健想去“探索”。

  “之前多少有了解过,深圳遍地都是创业企业,许多公司也不讲究严格的层级关系,合伙人制度是创业企业的‘标签’。”最让晓健充满憧憬的是,公司万一做大了自己也是合伙人之一,风口行业“借势”的成功率应该是比较大的。

  “(前辈对公司的规划是)一年突破2000万的营收,第二年冲5000万,第三年筹划三板挂牌。”晓健说,冲着这点,他那时候就决定无论如何要闯一闯,“毕竟还年轻,失败了再回老家呗”。

  不过作为独生子,晓健把这个想法跟父母一说当即就受到“否决”,父亲更是把事件的“定性”,从亲情“拔高”到了道德的范畴。两个年代的人因此爆发了许多矛盾。

  但是父母对于晓健如此坚定的选择最后也无可奈何。他安慰担心自己水土不习惯的母亲:“没事的,那么多北漂的都熬下来了,何况深圳,离家很近。”不过, “话虽这么说,但那个时候自己心里也没底气。”

  2015年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自己攒下的两万块钱“老婆本”,晓健独自带着行李,登上了开往深圳的厦深高铁。

  靠谱的大环境下,“不靠谱”的创企有多少?

  深圳是一块创业热土,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近1200万人(官方数字)。“虽然深圳的面积比老家还小,但因为一切都很陌生,所以一开始我觉得这里很大,很新鲜。”晓健说。

  “活力”是深圳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这里,他见到早已开始创业的前辈。一番介绍后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这是一家做农特电商的互联网创企。而前辈正是这家企业的CEO。

  “虽然是CEO,但他在公司的股份也只有5%,上面还有一家位于杭州小有名气的电商,是这个创企的母公司。”晓健告诉懂懂笔记,在前辈的“极力”推介下,他也顺利得到母公司高层的认可,成为这家公司的合伙人,并挂了个所谓的COO,正式加入了“创业大军”。

  一纸3%的股权协议,让晓健觉得安心知足,起码在这个公司自己有“归属感”,但之后他却发现5000块钱的创业补贴,根本是虚的。

  “在深圳,居住分为‘关外’和‘关内’。‘关内’生活交通比较方便,但租金贵,‘关外’稍逊一些,可是租金便宜。”在经过一番抉择之后,晓健选择了“关外”。经过“押二付一”以及添置生活用品之后,晓健带来的“老婆本”几乎消失了一半。之后每月的房租水电更是占了工资将近一半。

  “那时候想着,没事,反正总要发展的。创业本身就是做自己的事业。”晓健回忆,他第一天上班后,发现这个创业公司加上自己只有4个人。CEO+COO+CMO+财务,就没了。就在他表示惊讶时,前辈却认为他少见多怪。

  “集团对于我们这个创业项目现在还处于孵化阶段,所以人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深圳有多少创企都是几个人就打造了上亿的规模。”除此之外,前辈还告诉他集团采用的内部孵化模式都是“轻资产”运作,所以很正常的。

  “孵化”,晓健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觉得很高大上,大集团给经费让团队进行各种各样的创业尝试,本身就是一件难能可得的事情,反而是自己太过于“肤浅”和“传统”了。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