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防骗 > 养殖骗局 > [杨起名字女]杨起:怎样把几元一斤的“豆豉巴”卖到百元一斤

[杨起名字女]杨起:怎样把几元一斤的“豆豉巴”卖到百元一斤

时间:2019-01-01   来源:养殖骗局   点击:

杨起的爱人正在将包装好的豆豉摆放好,等待装箱。(宜宾新闻网 龙亿江 摄)

  他是一名80后,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卖过饲料、摆过地摊,一度还同时开饭馆、商店,搞养殖,由于步子迈得太大,导致亏损。最终他安下心来从事豆豉加工,并将几元一斤的“豆豉巴”卖到了数百元一斤。

  回顾13年来的创业路,杨起说,有太多的辛酸。为节约路费,他走30公里的路去镇上赶集,只为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豆豉加工上。那么多年来,对农业产业的坚持,让他从负债的青年,成为年收入千万元的农民企业家。

  在一个烈日下,记者在珙县恒丰乡见到了这位80后农民企业家,将他13年的创业路徐徐展开。

  首次创业 铩羽而归

  杨起今年34岁,出生在珙县孝儿镇德信村1组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的他就知道发奋读书,以求改变现状。2001年,21岁的杨起大学毕业。当时的他,也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想过进入“体制”内,过一种安稳的生活。有两次公招考试,杨起都通过了面试,但心中一直不曾熄灭的创业梦,让他毅然决定离去。

  辞职那年,杨起就卖起了猪饲料,还摆过地摊来维持生计。在这期间,刚刚创业的杨起,并未找到方向。2002年,杨起贷款3万元,借款5万元,做起了副食店,还开了餐馆,一心想投身农业的他,一口气养了3000只鸭子。

  杨起说,每天天不见亮就要起床去餐馆做事,然后去副食店看销售情况,最后还要到养殖场看鸭子的生长情况。“每天凌晨两三点才回家,忙得不可开交。”杨起说,那个时候,自己不是在小跑就是在摩托车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于杨起经营的种类较多,行业跨度大,他每天都是筋疲力尽,加上对养殖行业的把握和疫病防控的不熟悉,2004年,无奈之下,杨起停掉了所有的业务,并欠债3万多元。“我的第一次创业,可以说是铩羽而归。”说起10年前的创业失败,杨起脸上带着一丝苦笑。

  “豆豉巴”身价倍增 

  创业失败后,杨起开始琢磨,当初投入养殖,是不了解该行业,没考虑到除了前期投入外,每天都还需要不少的投入品进行维持。后来他想,有没有哪个行业投入相对较小,每天都能有回报呢?随后,他想到了四川人常吃的豆豉。他说,不仅家人爱吃,周围的村民也都有吃豆豉的习惯。当时,他就做了几斤豆豉拿到集市上卖,受到了不少人的好评,这坚定了他走这条路的决心。

  2004年年底,杨起向朋友借了2000元在珙泉镇二次创业。他买了炉子、锅、盆等加工豆豉的必需品后,就只剩下1000元钱了[来源:www.cyonE.com.cn/]。为了节约路费,他每天背30斤左右的豆豉,走30公里的路到集市上销售。那个时候,30斤的豆豉利润只有50元,而单边车费就是12元,如果来回都坐车的话,每天的利润就只有26元左右,这对二次创业的杨起来说,是一笔大数字。那个时候,他还没还清债务。

  就这样每天凌晨3点起床,7点左右赶到集市销售豆豉的生活,杨起过了近5年。由于他的豆豉选材精良,制作加工独特,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但是,在川内的销售价格还是停留在6元/斤,挣钱也不多。

  2009年,杨起带上自己生产的豆豉参加了“西博会”。由于是第一次参展,他不知道该如何定价。“我都是麻起胆子把价格定在了15元/斤,担心卖不出去。”这在原价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最开始他以为单价10元就差不多了。

  西博会是一个大舞台,杨起不起眼的展台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当时川内有个经销商对杨起说,30元一斤,要把他所有的豆豉买完。这下杨起才意识到,价格定低了。遂将价格定在了50元一斤,3天展会就卖了7000多元。这要搁在以前,起码得半个月才能有这个销售额。自此之后,杨起的豆豉价格就没下过50元/斤,收入年年攀升。

  品牌之路惠农惠己

  在西博会上的“大吃一惊”让杨起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2010年,杨起成立了珙县苗阳粮油专合社。在珙县珙泉镇、玉和乡等地发展会员152余户。专合社成立后,他采取了“专合社+农户+基地+市场营销”等一条龙生产加工销售模式,免费为农民提供黄豆种植技术,免费提供化肥,提供80%左右的黄豆苗,在为农户减轻成本压力的同时,基本实现了生产的统一化。

  杨起这种模式对惠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前种植黄豆,每亩的销售有1000元左右,利润有200元。和杨起合作的农户,在成本减低的同时,销售单价提高了,每亩有1600元左右的收成,利润高达1200元左右。仅此一项每亩就增收了1000元。

  随着以上模式的发展,杨起的“豆豉巴”身价越来越高。目前的销售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2010年,杨起的收入达到20万元;2011年,200万元;2013年,400万元。小小的“豆豉巴”无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2013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杨起投资950万元建了新厂,将专合社和厂部迁建于珙县恒丰乡丰田村。他说,他现在正在打造的“珙县苗岭豆豉”品牌已经初具规模,他要带动更多人致富。

  目前,已有2000余户农户在和杨起合作,除了豆豉以外,还有咸菜、菜油、干笋等方面的合作。就2013年而言,这2000户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他预计今年豆豉可实现300万吨以上的产量,产值预计在1500万元左右。另外,他还将对豆豉进行深加工,产生更大的附加值,在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创业项目
实用资料
创业故事
致富视频
如何创业
创业防骗
热门资讯

copyright 2016-2018 民众创业网保留所有权 京ICP备16025527号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